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

我的魔球 I Need My Moneyballs



我很喜歡魔球 (Moneyball: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) 這本書,因此得知本書改編的電影上映,當然是馬上興沖沖去看。書及電影皆引人入勝,值得一看。兩者各有長處,卻相得映彰,再次映證美國豐沛的出版能量是好萊塢電影的一大動力。
魔球描述了奧克蘭運動家隊 (Oakland Athletics)的執行經理(General Manager) Billy Beane,如何在預算差人一截的劣勢下,利用創新方法,找到擊敗洋基、紅襪等預算充裕的”邪惡帝國”的方法。

當時運動家隊面對的困境如下:所有大聯盟隊伍都在競逐最好的球員,但運動家的預算最少。若運動家隊想要擊敗預算接近無上限的洋基、紅襪等隊,就必須另闢蹊徑,利用(exploit)這個系統中的”無效率” (inefficiency)。
當時運動家隊,以及所有的球隊,都交由球探選秀。這些球探多是退休的球員,一輩子活在棒球的傳統與習慣中。他們相信選秀是一種藝術,像品酒一樣,需要依靠靈感與直覺。他們重視體格、品性、態度、揮棒姿勢、社交能力等等因子,依據這些因子的總分來評定球員的價格。
Beane發現了這個系統的無效率,就是(a)方向錯誤,以及(b)不科學。
方向錯誤是因為球隊花錢想買的不該是個別球員,而是勝場數。一千萬美金能買到哪幾位球員不重要,重要的是能買到多少勝場。因此前面提到的品性、態度等等因子,除非能影響勝場數,不然都不是真正的關鍵。
不科學則是因為這些球探的”經驗”無法累積、無法驗證,完全依賴球探的直覺。關係上億的大聯盟勝負,卻依賴球探或媒體的”人云亦云”,顯然這個系統有重大缺失。
Beane發現了這個”無效率”,也發現了窮隊勝利的契機。既然富隊不懂得選球員,就表示有好球員的價值被嚴重低估。這些價值被低估的好球員就是運動家隊逢低買進的好機會。
於是Beane轉換方向,建立了一套以勝場數為基礎的統計系統,並根據這個系統來計算一個球員的正確價值。這一套系統幫助運動家隊在Beane的手上,連續幾年打出了全聯盟最好的戰積 (雖然沒拿冠軍)。
我喜歡這部電影,因為它保留了原著受歡迎的三個要素—棒球、以弱勝強、以及賺錢。特別是最後一點。我喜歡看一個領導者,看出現狀的錯誤,堅持正確的作法,直到大獲全勝。這是另一個賈伯斯故事。
布萊德彼特老了雖然越來越像勞勃瑞福,演得倒是可圈可點。我最喜歡的一幕,是布萊德彼特與一群老球探開會。當他堅持要用”數據分析”的方式選球員時,球探質疑他的新方法好像是在賭幸運餅乾 (fortune cookie),沒有根據。
他說:『我的方法是完全合邏輯的。你看,洋基比我們有錢十倍,所以如果我們跟洋基做一樣的事情,我們必定一敗塗地 (No.  It’s just logical.  If we try to play like Yankees in here, we will lose to the Yankees out there)。』
一個正確的遠見就是如此簡單明瞭。既然洋基隊的預算是運動家隊的十倍,那麼重複洋基隊的做法只是必死無疑。
電影的另一個亮點是穿插Beane的年少時光。諷刺的是,Beane小時候即是球探口中的”五項全能球員”,沒想到當上GM之後,Beane反而採行忽視球探的統計系統。而這個系統更算出所謂的”五項全能”,其實大部分都是與勝場無關的因子。
這樣的對比帶給電影多一層深度,好萊塢很常用。例如在電影 社群網站 (The Social Network)中,也故意突顯佐伯格這樣一個缺乏社交能力的宅男 (nerd),居然創造出全球的社交網路平台。
現實生活中,運動家隊好不容易獲得的一點點優勢,隨著數據棒球 (sabometrics)的普及而逐漸流失。富隊如洋基、紅襪、天使等,再度主宰棒球。
片末,Beane推掉了紅襪隊提供的千萬年薪,以及每天注視芬威球場 (Fenway Park)的機會,決定留在女兒與深愛的運動家隊身邊。我不由得想,這樣的抉擇才是棒球人,因為棒球的靈魂還是堅持不懈,還是浪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