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

我常讀的英文雜誌

高中時老師會指定學生閱讀長春藤英語或是Times雜誌鍛鍊英語,從那時開始我養成了定期閱讀英文雜誌的習慣。直到今天這些雜誌都是我得以越過國內媒體,進一步接觸最新訊息的管道。

尤其美國的雜誌價廉質佳,可惜台灣的空運版昂貴。等將來iPad這種eReader成熟後,我絕對會跳過台灣的代理商直接訂購。



我的啟發雜誌是〈Money〉,高中時甚至還剪貼它的文章。

〈Money〉是針對美國中產階級的個人理財雜誌。內容主要討論管理退休金、買賣房地產、稅務、家庭財務管理、以及股票明牌等等。這些主題對當時還是高中生的我來說十分遙遠,究竟為何我會這麼熱衷也很奇怪。

雖然我讀得似懂非懂,但〈Money〉打開了我對金錢、股市、投資工具等等的認識。



其次開始閱讀的是同集團的〈Fortune〉。〈Fortune〉主要針對MBA及商管人士,讀者群比〈Money〉富一些,比〈Forbes〉窮一些。〈Fortune〉誕生於管理專業化與美式MBA教育發軔的時期,因此與Goldman Sachs、GE、P&G等公司互相推崇,同時崛起。

當初我愛看〈Fortune〉純粹是嚮往有錢人的生活。〈Fortune〉的特色是有許多個人故事,包括至少一篇成功人士跟一篇失敗人士的故事,像小說一樣引人入勝。其他主題包括企業建言、公司轉型、旅行指南、還有政治動態,以及必不可少的股票明牌等等。

〈Fortune〉每年還會出幾個專題,包括『最適合工作的公司』、『最受敬仰公司』、『成長最快公司』等等。雖然這些排名沒什麼營養或公信力,但也是茶餘飯後閑聊的好話題。

這幾年〈Fortune〉走下坡,似乎對Web 2.0以及金融海嘯之後的世界應接不瑕,老態盡顯。之前Apple的專題居然連Steve Jacobs都沒有專訪到,反而好為人師的巴菲特不斷出現,令人厭煩。



大學開始看〈經濟學人〉,從此成為最愛。

〈經濟學人〉優點無數,值得專文討論,這裡簡單介紹。

首先是它是英國出版,因此有美國之外的觀點,常常做歐盟、非洲國家及亞洲的專題報導。去年底有鑒於亞洲的崛起,新增了亞洲的專欄『Byan Tree』。特別是它對台灣有深入了解。少則每個月,多則每一期都有台灣的新聞,是少數寫得出蔡英文、賴幸媛、吳伯雄等名字的外文雜誌。

其次,〈經濟學人〉的英文精練有創意,適合進階英文讀者。很多人看到『經濟』兩字就覺得枯燥乏味。再翻翻內文,發現裡面英國腔英文比較敖口,因而對它心生恐懼。其實〈經濟學人〉最合年輕人的胃口,因為它的主筆辛辣、幽默、直接、富感情、同時又自由﹝liberal﹞,。

再其次,〈經濟學人〉捍衛言論自由、民主、全球化,與自由資本主義不遺餘力。〈經濟學人〉大概是少數每逢六四就會戳一戳大陸,說到中東就要提一下歧視女性,同時堅定支持大麻自由化、性交易除罪化的主流媒體。可說是堂堂正正的社會自由派、經濟保守派﹝socially liberal、economically conservative ﹞的雜誌。

過去一年是〈經濟學人〉的顛峰,因為它約兩年前就開始疾呼美國的赤字過高、人民債務比例過高,有經濟崩盤之虞。當時經濟一片大好,股票大漲,因此沒人理它。在書店它夾在一堆看漲經濟的雜誌之間,總是顯得格外的突兀。

直到金融海嘯襲來,美國房地產、信用同時破產,〈經濟學人〉一語成讖,總算苦盡甘來。現在〈經濟學人〉揚眉吐氣,連帶著封面也越做也精采,可說是在書報業一片蕭條中,少數逆勢成長的雜誌。



唸法學院後開始看〈GQ〉﹝Gentlemen Quarterly﹞。這本有台灣版。

讀〈GQ〉當然是因為法學院重視儀容,所以這本對菜鳥律師是很好的教科書。〈GQ〉最多廣告、時裝、器材情報、外表改造、飲食、和正妹照。不過它最值得看的是個人專訪,通常採訪當時的代表性男性,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專欄。不論歐巴馬或是柯林伊斯威特,因為知道讀者群大多是男性﹝man to man﹞,因此常展現出平常不為人知的樣子。



另一個出社會後常看的雜誌是〈Wired〉。〈Wired〉內文不脫宅男關心的器材、正妹、電動等主題。它的強項是新興科技,常介紹一些仍在研究期的科技或前衛觀念,是我拋棄〈Nature〉與〈Science〉之後了解最新科學的管道。